三九探哨丨守望“天眼”:我驻山巅卫空天
官兵奔赴战位。杨立坤 摄
三九时节,一场冬雪飘飘洒洒,把群山染白了头。夕阳余晖倾泻在错落参差的山峦间,远远望去,又像把“白头”剪成了“毛寸”。
漫天晚霞似火。傍晚时分,记者来到北部战区空军某旅某雷达站。一路上,山高、路陡、石险,天空盘旋的雄鹰和成群的各种鸟类,更衬托出深山的寂静与僻远。
雷达站所在营区旁边是一处断崖。刚下车,凛冽的寒风迎面扑来,一股凉意浸遍全身。断崖正下方,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铺满视野,几只野狍子正在雪野中觅食。
“我们的站训就是4个字:烽火连天。一旦发现敌情,第一时间发出警报!”沿着249级台阶拾级而上,站长耿光边走边向记者介绍。
营区门口,落着积雪的一块巨石上,“北疆第一站”5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映入眼帘。20世纪60年代,雷达站正式组建,从此担负起守护祖国北疆安全的重任。尽管驻地海拔高、气温低,风雪肆虐、环境艰苦,但一代代官兵斗风雪、练战备、保通联,在断崖上牢牢扎下了根。
耿光告诉记者,这几年,在各级的关心帮助下,雷达站的硬件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但受环境和气候影响,官兵依然面临一些生活上的难题。尤其是冬天,水泵在严寒条件下容易发生故障。遇到供水中断,站里只能请求驻地消防部门协助送水。
虽然条件艰苦,但官兵备战打仗劲头不减。不久前的一个雪夜,雷达电机突然出现故障,官兵迅速赶赴阵地抢修。戴着手套操作不便,雷达技师杨欣桥便摘掉手套赤手上阵。严寒条件下,设备变得冰冷刺骨,杨欣桥铆在战位上连续奋战。等到雷达恢复正常,他的手指已被冻得像红彤彤的“胡萝卜”。
“身处边防一线‘烽火台’,必须时刻树牢敌情观念。”说话间,急促的警铃骤然响起,记者跟随一号班战勤人员一同奔向阵地。顷刻间,雷达飞旋,油机轰鸣。雷达方舱内,各席位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一条条空情信息迅速上报。
“我站是片区内配属雷达装备最多的站点,战备等级转进是常态。”耿光告诉记者,几年前,该站由连级雷达站升级为中心雷达站,同时担负对空警戒侦察和引导训练飞行等任务。面对复杂的空情态势,他们坚持从严治训、实战实训,引导官兵在苦练精训中提升本领。
“发现‘敌’机!”记者在某雷达方舱内看到,雷达战勤班班长邵登星娴熟操控、沉着应对,一边研判一边上报空情,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邵登星告诉记者,因雷达操纵班班长董涛休假,此次任务,自己是临机接替上岗,得益于平时的多专业轮训、多岗位锤炼,临机接替也能应对自如。
该站一名领导介绍,站里多型雷达担负着繁重的战训任务。为更好地满足战训需求,他们探索“一专多能、一人多岗”训练模式,采取以老带新、轮岗锻炼等方式,确保每名战勤班人员都能熟练掌握各型雷达的操作技能。
指挥室内,随着“解除”指令下达,训练圆满结束。为确保部队全时待战、随时能战,他们坚持常态融入实战背景设置想定,针对重难点课目组织专家授课、专业比武,扎实锤炼官兵过硬本领。
走进位于营区中央的宿舍楼,键盘敲击声、口令传达声不绝于耳。在该站,官兵主动利用课余时间加练是常态。每天吃过晚饭,官兵便早早冲进训练机房“加油充电”。
楼道里,一块“一等功站”的奖牌引人注目。数年前,该站成功处置一起重大特情,被上级记集体一等功。但在官兵心里,激励他们的还有奖牌下方的一行大字:“荣誉代表过去,奋斗成就未来”。
“传承‘烽火站’的功勋荣誉,就是要扎根战位、苦练本领,全力守护祖国空天!”雷达操纵员段博仪告诉记者,专业训练之初,他的成绩多次垫底,一度缺乏自信。在班长骨干的鼓励帮带下,他加班加点专攻精练,探索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训练成绩稳步提升,掌握了多型雷达的操作技能。去年,段博仪成功处置一起异常空情,荣立三等功。
段博仪的成长,是官兵为有效履行使命苦练精训的一个缩影。站里使用的一套套雷达操作原理教材,早就被官兵翻得卷了边;作战研究室内,官兵探索总结的战训法手册,一摞摞摆放得整整齐齐。就连营院生活区中央的“励志园”里,也处处可见官兵亲手制作的“阵地就是战场”“时刻枕戈待旦”等石刻作品,营造出浓郁的战味、兵味……
采访结束,车辆驶出营区,一道石头垒就的城墙引起了记者注意。“当年,这里曾是古战场。”随行干部告诉记者。
车行渐远,回头望去,城墙旁正是高高耸立的雷达天线。记者知道,“烽火台”内,忠诚的雷达兵们正瞪大眼睛,为捍卫祖国领空安全绷紧备战之弦。(李建文 刘汉宝 王学峰)
延伸 · 阅读
- 2025-01-15“国潮文化创新与发展行动共识”发布 推动国潮
- 2025-01-15商家服务升级,淘宝天猫上线账号诚信体系
- 2025-01-15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4年GDP预计达8.6万亿元
- 2025-01-15商务部:RCEP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 2025-01-15商务部:调整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不针对
- 2025-01-15评论:让台湾民众有一张价格合理的回乡机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