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乡土情
“我在黄土地上生根、发芽,在红土地上成长、发展。”
一路走来,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习近平对这片土地爱得热烈、爱得深沉、爱得恒久。
兴“三农”、固邦基,除贫困、向复兴。
在习近平总书记擘画指引下,广袤大地日新月异,乡土中国沧桑巨变。
(一)
2024年11月5日,湖北省嘉鱼县潘家湾镇,甘蓝舒展,沐浴阳光,满目青翠的十里蔬菜长廊,见证了感人一幕——
菜地深处,习近平总书记微笑着探身向前,伸出手来。菜农叶祥松迈前一步,紧紧握住总书记的手。
都是干过农活的手,握在一起,格外亲切。
熟知农民、熟稔农谚、熟悉农活、熟识农情,在广阔乡土和广大农民间如鱼得水,真情流露,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给人们留下的深刻印象。
“南方不插五一秧啊”“青蛙打鼓,豆子入土”“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沾泥带露的话脱口而出,他对土地的了解深入肌理。
2024年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同首都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
一下车,总书记扛起铁锹,走向植树地点。
1989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也是这样扛着锄头,在田间地垄同群众一起劳作。
习惯的动作,劳动的本色,数十年未曾改变。
1984年,一名记者眼中的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是这样的——“既没有县太爷的‘谱儿’,也没有大学生的‘派’”“着实有点土气”。
这“土气”,源于一份终生难忘的乡土情结——“我是黄土地的儿子”。
这是2023年6月28日拍摄的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山地苹果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种地、拉煤、打坝、挑粪……在陕北梁家河插队7年,知青习近平几乎什么活儿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
在国外访问,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顾“那时候,我和乡亲们都住在土窑里、睡在土炕上”;在田间地头,总书记对老乡常说“我们都是种庄稼出身”。
习近平同志曾在一封信中写道:我始终不曾忘记在梁家河村度过的难忘的7年,始终不曾忘记那片曾经劳动、生活过的土地和朝夕相处的乡亲们。
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回到梁家河看望父老乡亲。
“盈儿,你可老了”“随娃儿,还记得吧”……阔别多年,总书记仍能亲切叫出当年同伴的小名。在梁家河的一段山路上,总书记停了下来,举目凝望黄土地。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每一道褶皱俨然岁月的纹路,每一座山峁仿佛历史的沉积,承载着刻骨铭心的知青岁月,也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走向胜利的伟大历程,承载着古老民族在此繁衍生息的厚重与沧桑。
这片土地上成长出来的独特文明,是我们的自信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曾自豪地说:“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创造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长期领先世界。”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务农重本,国之大纲。”
在交织错杂的历史纤维里,总书记抽出“三农”和国运紧密相连的线头。
历史典故,娓娓道来:“无农不稳,无粮则乱。这一幕在古今中外反复上演。历史上,齐国诱导鲁国弃粮种桑,关键时候断粮降服鲁国;越王勾践把种子煮熟贡给吴国,趁其粮食绝收一举灭吴。”
悯农,重农,兴农,强农……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深厚的情感积淀、深邃的历史逻辑。
从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从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在习近平总书记眼中“都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
2022年6月6日,游客在武夷山朱熹园武夷精舍参观(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武夷山九曲溪畔,朱熹园最里面一间屋舍,墙上印着朱子名言“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驻足凝视良久。
社,土地也,稷,谷物也。在中华文化语境中,社稷是国家的象征。
悠久国史,百年党史,农民和土地都有着浓重笔墨。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农民的劳动工具作为符号象征,早就绘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上。
延伸 · 阅读
- 2024-12-18有得食、有得逛、有得耍!这场冬至文化系列活
- 2024-12-18前11月广州进出口总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双破
- 2024-12-18深观察丨“关税始终是非常危险的‘武器’”
- 2024-12-18孔子文化体验活动在马来西亚举行
- 2024-12-18和平不易:2024年国际军情十大瞬间
- 2024-12-18韩国金海市一军方驻地发生爆炸 已致3人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