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如何行稳致远,习近平“七点启示”定调

2024-11-18 来源:未知 阅读:

  中新网11月17日电(记者张奥林)当地时间11月16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秘鲁利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

  围绕中美关系,习近平在会晤中提出了“七点经验启示”和“四个没有变”,并强调了中方的“四条红线”,这一系列主张释放了何种信号?对于中美关系未来发展有何深意?中新网特邀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展开深入解读。

  七点经验启示

  中美关系稳定前行的框架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此次会晤是习近平同拜登时隔一年再次会晤,双方回顾了过去四年中美关系走过的历程,并从中总结经验启示,围绕在美国政府过渡期推进对话合作、妥善管控分歧,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建设性的沟通。

  会晤中,习近平就中美关系归纳了七点经验和启示,包括:要有正确的战略认知,要言必信行必果,要平等相待,不能挑战红线底线,要多搞对话合作,要回应人民期待,要展现大国担当。

  对此,李海东认为,这七点经验启示就是中美45年来交往中的成功经验,是稳定、富有成效的交往路径,并释放出这样一个信号:中国的对美政策具有很强的连续性,中国对美政策是透明的、稳定的以及可预期的。

  具体而言,李海东指出,中美应被视为伙伴而非竞争对手,美方在对中美关系的定位上存在错误,而且在处理对华关系上还有很多“毛病”,包括言行不一、霸权意识太强和妖魔化中国。

  李海东表示,正如七点经验和启示提出,相互尊重是中美合作的重要前提,同时还应加强双方社会层面的交流与合作,这有助于正确认识彼此的意图和政策行为,避免误解和误判。

  “中美关系说到底,还是为了实现双方民众的共同福祉”,李海东进一步分析称,中美间只有合作,才能更好地满足各自国家民众改善生活的追求,并迈向更加繁荣的未来。美国的精英和政策制定者也应基于美国民众的朴素诉求来制定对华政策,与中国相向而行。

  李海东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这七点经验和启示,实际上构建出了中美关系稳定前行的框架。”

  “四个没有变”与“四条红线”

  中美关系的发展指南与保障

  在此次会晤中,习近平特别强调了“四个没有变”,即中方致力于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没有变,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处理中美关系的原则没有变,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立场没有变,赓续中美人民传统友谊的愿望没有变。

  “这表达了中国对中美关系未来的期待,也就是说中国在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上是高度负责的,并有很大的贡献”,李海东表示,“四个没有变”展示出中国在中美关系未来走向上的良好愿望,以及中国对美政策上的责任担当。

  李海东说,“四个没有变”也是未来中美关系的行动指南,这对美方更清楚地认识中国和预测中国对美政策的本质和走势会有帮助,有助于美方在自身树立对华政策时与中方相向而行,从而构建出一个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中美关系。

  同时,双方也没有回避分歧,习近平深入阐述了中方在重大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并在“七点经验启示”中重申了中方的“四条红线”,即台湾问题、民主人权、道路制度、发展权利。

  习近平强调,中美是两个大国,难免有些矛盾分歧,但不能损害彼此核心利益,更不能搞冲突对抗。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双边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恪守。“四条红线”不容挑战。这些是中美关系最重要的防护栏和安全网。

  对此,李海东分析称,所谓“红线”,就是在中美关系中不能逾越的界限,是对过去45年间中美关系稳定发展和建设性成果的总结。

  李海东将这“四条红线”总结为“未来中美关系取得更丰富成果的有力保障”,他表示,“只有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中美关系才能拥有光明和互惠的建设性未来,以及更大的发展空间。如果美方不尊重并反复试探这些红线,最终美方自身也会受损。”

  李海东还指出,习近平主席在此次会晤中提出的主张,并不仅仅是针对美国现任的拜登政府和民主党说的,也是对美国共和党说的;不仅仅是对美国国会说的,也是对美国民众说的,是对美国不同群体和阶层的普遍主张。

  李海东表示,这些主张是中美建交以来中国对美关系成功经验的总结,实际上向美国指明了中美关系行稳致远的各个要素,极具战略性、长期性、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完)


延伸 · 阅读